當時這部電影還沒上映的時候,學校有收到易導海選試鏡的通知
當下沒多想,但當這部電影上映的時候
猛然想起有這段往事,也以至於對這部電影有多一份的情感
如今這部電影也已是十年(2014)前的作品了
從原先的高中生到現在出社會
可以從中感受到「經濟」這詞
對於經濟的認知,從課本的名詞到生活的責任
易導用最荒謬的手法、最浮誇的想法
越完整的計畫越顯得這整件事的衝突
跳針似的台詞,彷彿透過這樣的強調
就會將這種念想植入到觀影者的潛意識之中
---以下有雷,劇情簡介---
阿左被班費所逼
意外發現儲藏室中的國父銅像,想著只要把銅像賣了
阿左說:班費有了,而且還有剩 說完都露出滿意的笑容
同時招募夥伴,但在此時發現競爭對手,雙方的計畫如出一轍
土風舞、假面具、拖車、貨車、校警值班時刻、夜襲
阿左與小天的相遇,從阿左的自我介紹,再到兩者衝突的比窮
從對話中了解競爭者小天的處境,也看出社會階級的問題
但往往計畫周詳,實際操作卻是滿滿紕漏
銅像的重量超出這幾位高中生的想像,
雖然成功搬上貨車,但卻沒有輸送銅像
最後是以一件很荒謬的社會事件作結
以上電影劇照來源:來自網路搜尋
------觀影分析------
象徵百元鈔票的孫中山、象徵威權時代的國父銅像
貧窮問題如同銅像一樣,儘管計畫再多最後仍搬不走
最終問題擴大到會出現在媒體版面上,成為笑話般的烙印
往往喜劇所要呈現的議題,都是最沈重的社會議題
跳針且幼稚的高中生對話、荒謬但卻有辦法執行的計畫
整部片都充斥著突兀的氛圍,路人臨演的尷尬或許正是導演想要的表演環境
雖然易導收獲了金馬最佳原著劇本、台北電影的最佳編劇
這部電影非主流、票房也僅僅400萬
但這部電影一直要傳遞的訊息:「我們不能窮斃了,我們兒子的兒子,也不能窮斃了!」
另外,易導真的是明星製造機
從「藍色大門」的陳柏霖、桂綸鎂
「危險心靈」的黃河、張書豪
再到本片的阿左-詹懷雲 因影后的流氓備受矚目
這邊附上當時青澀的詹懷雲電影片花